目前的罗布泊是我国的四大无人区之一,罗布泊的形状因为像人的耳朵,被誉为“地球之耳”,虽然这里人烟稀少,容易迷路,但依然有很多探险爱好人士来到这里寻求刺激,当走进罗布泊时,看到的是一片荒凉的景象,谁能想象出这里曾经有一个人口众多,颇具规模的楼兰王国呢?
那么罗布泊到底是如何消失的呢?罗布泊曾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曾经有多少条河流注入,为什么全部都干涸消亡?下面一起来了解罗布泊的秘密。罗布泊在新疆东南部塔里木盆地最东端,盆地的整体地势是东低西高,平均海拔大多在800到1300米,罗布泊的海拔则是780米,因此罗布泊在这个盆地当中就是最低处,水往低处流,因此这就给罗布泊形成湖泊创造了天然的条件。罗布泊南边是库木塔格沙漠,北边是库卢克塔格山,从天山、昆仑山、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汇流而出的喀什葛儿河、和田河、叶尔羌河、渭干河、阿克苏河汇聚成塔里木河,水流沿着沙漠北边缘顺着地势向东流去,这还不是所有的河流,历史上的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沉河、疏勒河还有党河都曾经流入罗布泊。
最后依靠这些河流的集体力量才造就了沙漠之中的罗布泊,根据汉朝张骞出使西域的描述和现代科学家来到这里实地考察,在古代的时候,罗布泊的最大面积达到了5000多平方公里,也正是罗布泊的水量巨大,古人就将其误看成黄河的上源。然而不幸的是罗布泊的命运掌控在人类的手中,据郦道元的《水经注》描述,到了东汉以后,塔里木河中游的泥沙大量堆积,堵塞了河道,导致水流只能改道流下,而下游的水流急剧减少。
处在下游的楼兰古国没有足够的水可以使用, 就算是及时对河道进行清淤等工作,但是一些人为因素和环境的改变,依然没有让塔里木河回到原来的流动轨道上,后来因为长期的断水导致昔日繁盛的楼兰古国在公元630年消亡,存活了800多年的楼兰古国在地图上就变成了一片干涸的荒凉之地。此时的罗布泊并没有完全干枯,罗布泊似乎还有一丝丝倔强,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罗布泊也曾出现过水流,在清朝末期时,罗布泊又形成了一条长约八九十里的,宽约二三里的小型湖泊,塔里木河也被人为改道恢复向东流。
虽然没有出现往日的情景,但是50年代时,湖水面积扩大到了2000多平方公里,后来有大量的人口在河流上游集中聚集,对水的需求量随之增加,河水的截流导致下游的罗布泊水量再次锐减,一直到上世纪60年代,塔里木河再次改道,给罗布泊供水的疏勒河与党河受环境和人类影响水量也在减少,这一次直接让罗布泊彻底干涸,变成了一片无人居住的大沙漠。相信很多人都为罗布泊的消失而感到可惜,悲剧已经发生,而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在以后的发展中一定要避免这样类似的事情发生。大家了解之后,对于罗布泊的消亡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