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说的是,爱迪生 7 岁那年,妈妈得了阑尾炎,上医院来不及了,必须在家手术,因灯光昏暗,爱迪生想出了镜子聚光的办法,手术成功,妈妈得救了。
然而,这篇文章有什么问题?
“这篇课文我很有印象。2009年左右,浙江有三位较真的语文老师郭老师等,对一系列小学语文教材提出质疑,打头的就是这篇《爱迪生救妈妈》。”张校长说,“文章重点讲了爱迪生的机智和对妈妈的爱。但是,有些地方并不严谨。”
无论是课本,还是老师的指导用书,都没有注明文章的作者和来源。 1847年出生的爱迪生7岁那年是1854年,而世界上第一例阑尾炎手术是1886年,也就是说,爱迪生小时候,根本还没有阑尾炎手术呢。况且,镜子反射的灯光属于有影灯,不符合做手术的条件。事实证明,这是一篇杜撰出来的“假课文”。
孩子们学过的 " 假课文 " 不止这一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
这篇课文说的是,1989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一位年轻的父亲冲向他7岁儿子的学校。但事实上1989年,美国洛杉矶没有发生地震。在1994年1月17号,美国洛杉矶的确发生地震了,但地震时间是当地时间凌晨4点31分,凌晨的学校里面怎么会有学生呢?所以,文中表述与事实严重不符。
《乌鸦反哺》
课文中,说了老乌鸦把小乌鸦带大,自己老了,飞不动了。两只小乌鸦没忘记养育之恩,就捉来虫子给母亲吃。但在生物学上已经证明,乌鸦没有这种习性,也没有家庭,反哺的习惯也无从谈起。
《华盛顿与樱桃树》
课文中,说幼年华盛顿砍倒了家里的一棵樱桃树,向父亲承认错误,并得到了原谅。课文以“诚实品德最为可贵”为重点,意图传达知错就改的品德。但考古学家发现,华盛顿童年所住的房屋位于弗吉尼亚州的拉帕汉诺克河边的陡壁上,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里曾种植过樱桃树……
《孔子拜师》
课文说,孔子为了做学问找老子拜师,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走了几个月才到洛阳。事实上,这不符合历史。当时孔子拜师,君王派了马车和仆人,并没有文章描写得这么苦。可见课文是进行了一定的处理。
《长城砖》
文中描述,宇航员神采飞扬地说:" 我在宇宙飞船上,从天外观察我们的星球,用肉眼辨认出两个工程:一个是荷兰的围海大堤,另一个就是中国的万里长城!" ——平均宽度不足 10 米、狭窄而不规则的长城,在 20 公里外就很难分辨,如果说能从月球上看到长城,相当于在 2688 米外看到一根头发丝,显然宇航员在太空绝不可能看到长城。
此外,除了事实与表述不符的一些“假课文”。近些年来,大量优秀的课文也被删节来达到某种中心思想的正确。比如,鲁迅的一些杂文以及《水浒传》里的章节几乎被删光。
你是不是不敢相信当年花力气背诵全文的课文竟然是假的!生生地被骗了二三十年?当这些课文依然出现在孩子的教材中,你的态度又是什么样的?
专家们这样说
A
“语文不是历史。其实语文课文本来就存在两种类型,就是写实文体和虚拟文学。现在这个问题不像是讨论 " 真 " 和 " 假 " 的问题,而是借机发泄了一下情绪。”
B
“孩子需要判断力。利用这些课文正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在引导孩子正视错误、研究错误、修正错误的过程中,孩子自然就会成长。”
C
“其实教育者也没有必要那么紧张,因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哪篇文章是必须要看的。我们的教材中有那么多优秀的作品,把这些作品的价值全部挖掘出来就已经非常棒了,没必要在个别存在质疑的课文上纠结。教材是工具,教师不能被工具左右。”
“ 假课文 ”为何在课堂上盛行?
这些被质疑的“ 假课文”大致分为两种: 一种是违背历史史实、生活常识的科学之“假”,一种是创作需求虚构的“假”。教育部门每年都在向一线教师征集教材疏漏之处及时更新,事实上,目前国内教材中科学性的错误已经算少的了。这些课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都是小学课文。中学课文里多是大家之作,争议较之较少。
专家表示, 这与小学教学的环境有关。大部分小学生还不识字读不懂。小学语文的首要任务是识字,其次是懂道理。 必须编撰一些适应小学教学任务的简单易懂的文章,以故事来讲道理、启蒙。因有编撰,便易失实。编撰过程中的作假和虚构不是一个概念,对于前者,必须打假,而后者属于创作技巧层面的优劣。
既要体现价值,又要把关事实
有专家说,“语文不是历史”、“小故事属于文学作品,即使有一定的想象和虚构,也是可以容许的”。但这并不表示,语文就可以不尊重历史。世上第一例阑尾炎手术是1886年做的,而爱迪生7岁那年是1854年。这样是史实失误,对小学生的误导是非常严重的。
孩子许多知识都是在教材的基础之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包括语文中出现的这些名人故事,更会被我们当成史实去谈论和运用。对于真实的历史人物,其故事更应经得起推敲。
无论如何,尊重历史,尊重事实,都应成为教材不可逾越的“红线”。
“假课文”可以有 真教学不能无
所谓真教学就是教学回归本真,而非强硬灌输。语文课文有写实文体,也有虚拟文体。一些寓言、神话和小说等虚拟文体也可能经不起真实性、科学性的推敲,我们为何感觉不到它的荒谬? 就是因为老师能跳开教材,探寻真情真理。这才是真正的对学生有益的教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