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落地之初
1.1 最初的自动化
1.2 电磁矩阵
1.3 电磁矩阵之后
2 行星开发
2.1 基地扩建
2.2 能量矩阵
2.3 硅与钛与燃料棒
2.4 结构矩阵
3 物流系统构筑
3.1 准备工作
3.2 行星物流系统
3.3 星际物流系统
4 小结
5 推荐科研和生产路线
6 常用产物比例速查
首页>攻略>
萌新向流程攻略
短链接已成功复制到剪贴板!
最后更新时间:2024-12-16MediaWiki:Timer12024/12/16 0:0:0本文上次更新,请注意文章时效
戴森球计划是一个高度自由沙盒游戏,自由地探索和建设属于你的星区也许才是最好的。这篇攻略主要写给还在对“我要做什么”感到迷茫的萌新工程师,欢迎诸位大佬批评指正,帮助优化编辑。
落地之初
伊卡洛斯的降落点是经过主脑优选的,保证母星和母星系上拥有充足的资源。
即使如此,不同的随机种子也会带来不同的母星系*。此时按下V键并缩小视图可以浏览母星系的概况。“通常”母星系由熔岩星、气巨星、生态星、冰原星构成。但是偶尔也能发现一些有利的“惊喜”,例如冰巨星、双卫星、潮汐锁定、可燃冰矿。
伊卡洛斯的活动离不开能量供应,也就是燃烧室中的燃料。初期可用的燃料包括木材、植物燃料以及煤矿。其中煤矿是前期最丰富和容易获得的燃料。
另外,分解飞行仓后,还能获得三个液氢燃料棒。
萌新第一个档,不建议刻意挑选随机种子。如果不喜欢战斗,可将黑雾的难度调整为被动。
最初的自动化
按T打开科技树,通过提交各种资源,可以解锁各类科技和升级。
电磁学解锁最初的发电风力涡轮机、输电电力感应塔和采矿设备采矿机。注意,按住SHIFT键可以精细调节采矿机的位置,非常实用。风力涡轮机既可以当作发电设施,也可以当作输电、供电设施,在初期十分实用,解锁钢材后还能在水上铺设。那么第一步工作就是告别徒手采集,在铜矿、铁矿、煤矿和石矿上拍下采矿机,并用风力涡轮机供电
基础物流系统解锁传送带、分拣器和小型储物仓。其中传送带是自动获取采矿机中矿物所必须的,而分拣器是自动将传送带上的货物供给加工设施所必须的。该科技建议第二个解锁。
自动化冶金和基础制造解锁两种基础的加工设施。
解锁基础的自动化科研。
到此为止,已经解锁了当前阶段自动化所需的全部科技
电磁矩阵
现在,是时候考虑量产电磁矩阵了。
对于熟练的工程师来讲,即使是180/min甚至720/min的矩阵产量也可以轻松驾驭。本篇攻略推荐初次尝试的工程师采用60/min的产量,来给思考和建设留出充裕的时间。
根据量化计算器给出的结果,
需要消耗120/min铁矿、60/min铜矿;↓
磁铁使用2个电磁熔炉生产、铁块 铜块各使用1个电磁熔炉↓
电路板 磁线圈各使用一个制造台生产↓
电磁矩阵使用三个矩阵研究站(可堆叠)生产↓
使用3个矩阵研究站,选择科研模式,消耗电磁矩阵
布置生产线时,尽量以流水线的形式布置,爪子从带子上抓取原料,成品送到下一条带子。
如果需要存储某种材料,可在解锁改良物流系统后,将原有传送带打断,然后在上放置,如此可节省爪子且不影响生产。(未解锁前无需存储,可直接点击熔炉或制造台,点击成品即进背包)
电磁矩阵之后
在初始的生产线建设完毕后,是时候休息片刻,并看看“升级”中有什么内容了。
此时升级中还有等无法通过矩阵研究站自动研究。
下一步的目标就是生产解锁这些升级的部件。
行星开发
基地扩建
除了铜铁、电路和线圈,我们仍希望自动化生产更多的部件,例如用量巨大的传送带和分拣器,甚至采矿机、冶炼炉和制造台。这就要求我们开发更多的矿场。
解锁星球*和星系矿物分布。在扩张生产基地前,首先解锁这个升级很有用,她可以帮助你明确扩张的方向,并节约那些肉眼识别矿物所花费的时间。
如果解锁后按M依然不展示矿脉分布,请在游戏右下角找到信息按钮,开启矿物显示
冶炼提纯和钢材冶炼以及电磁驱动,解锁高能石墨和钢材,以及电动机。这些是前述升级所需的部件。
随着生产基地的扩大,电力需求也不断提高,解锁火力发电厂能节约大量铺装风电的时间。电力相关攻略可以参考建设发电相关推荐路径。火电注意电网隔离,挖煤的矿机采用风电供电,与主电网分开,避免因主电网电力不足导致采矿机减产,引发大停电。
增产剂使用在发电厂前,可以同时提高发电功率和发电量,而不会改变单位时间单个电厂消耗的燃料数量。增产剂本身很便宜。几乎用在任何燃料上都物超所值(包括喷涂自身然后送入发电厂),用在和任何热值更高的燃料上都物超所值——尤其。
能量矩阵
下一个目标是22
石墨很容易制造。氢在前期只能从石油里萃取,需要解锁等离子萃取精炼。
本篇攻略推荐初次尝试的工程师采用60/min的糖产量进行设计。
根据量化计算器给出的结果,
需要消耗240/min煤、4/s石油(可能需要两个原油涌泉供应);↓
石墨使用4个电磁熔炉生产、氢使用8个原油精炼厂生产;副产物精炼油用储液罐存储或使用火力发电厂烧掉↓
能量矩阵使用2组堆叠3个的矩阵研究站(共6个)生产↓
使用6个矩阵研究站,选择科研模式,同时消耗电磁矩阵和能量矩阵。
可选:使用X射线裂解,实现214s33,使用同样数量的原油 获得3倍数量的能量矩阵。
在铺装生产线的同时可以先将其他只需要的科技和升级全部解锁。
其中移山填海工程研究后,建议建立一条小型生产线生产
硅与钛与燃料棒
游戏中的初始行星缺乏硅矿和钛矿。硅可用极低的效率烧石头熔炼,而钛不行,因此必须要飞往其他行星开采钛。
升级#机甲核心2,升级#驱动引擎2解锁星际飞行能力,解锁钛矿冶炼。为了防止成为太空垃圾,请携带足够的或或。单位体积能量较多,适合地面使用。燃烧速度快,适合在飞行中恢复能量。燃料喷涂增产剂可提升发电功率和热值
未解锁 驱动引擎3 与 轨道采集器 之前,不要前往旁边的巨星
通常母星系的各个行星上都有大气层,带足风力发电、采矿机、传送带、分拣器、电磁熔炉和几个储物箱,黑雾版本还需携带导弹、导弹塔(进攻)、激光塔(防守)、战场分析基站(维修)、信号塔(引导导弹 及 防守)、燃烧单元(手雷)、地热发电站(填坑)。建设好基本的冶炼场所,可选布置防御阵地或清空星球黑雾,带上冶炼好的部分矿物返回母星。缺乏部分材料可以收集黑雾残骸获取,检查战场分析基站
氢燃料棒适合前期用作伊卡洛斯星际飞行的燃料,需要消耗钛板和氢生产,喷涂2级增产剂可获得360%的燃烧效率。除了能量矩阵需要外,所有多余的氢都可以作为燃料烧掉,也可以用储液罐储存
结构矩阵
挡在结构矩阵前的最后一个难关是有机晶体,此时用储液罐存储的精炼油就派上了用场。
根据量化计算器给出的结果,每分钟60黄糖需要60/min的有机晶体。建议独立生产有机晶体,不要与黄糖需要的其他产物混在一起
生产60有机晶体 需消耗240/min煤、300/min精炼油,至少2个抽水站抽水;↓
石墨使用4个电磁熔炉生产↓
塑料使用6个化工厂生产↓
有机晶体使用6个化工厂生产
这个时候钛矿全靠伊卡洛斯自己背,一个往返带回来的钛块大约能支撑25分钟的生产,足够产出一千五至两千。此外由于大量红蓝糖科技和升级还没有解锁,此时对黄糖的需求并不太大。
尽快解锁星际物流塔和轨道采集器,这样就不用背钛板了,还能获得无限的氢
物流系统构筑
准备工作
自动化的物流系统造价昂贵(占用大量工时),在构筑物流系统前,需要先做好准备工作,保证中间品的生产。
制造台MK.II相比MK.I,合成速度变成了正常的,而不是,方便进行量化计算。高速传送带输送效率提高到12/s,为生产后续的昂贵组件提供便利。
为了能够量产新型制造台,首先要建立石墨烯生产线。因为后续石墨烯用途甚多,这里建议直接作出6石墨稀,12高能石墨,3硫酸的配平生产线。
行星物流系统
行星物流系统的难点在于芯片和粒子容器。为了方便后续使用,可以简单地做一条4粒子容器4电磁涡轮的生产线,使用720铁块和480电动机。以及,6处理器,8微晶元件,2电路板的处理器生产线,该生产线后续会参与信息矩阵的制作。
之后生产和时会用到120/min的处理器和60/min的粒子容器,可以在这个时候直接做好生产线。
从现在开始,再也不需要长途传送带了。只要在矿站设置供应,在工厂设置两个原材料需求,产物供应,就可以自动化物流,离散化工业。
星际物流系统
钛合金需要的硫酸可以从石墨烯的生产线借,一到两个熔炉就足以应对常规星际物流的需求了。因为目前没有长期稳定消耗石墨烯的生产线,硫酸应该是长期冗余的。
从现在开始,再也不需要伊卡洛斯背钛块了。
小结
有了自动化的星际和行星物流系统,就可以简单地构筑生产线了。
在两个资源星构建纯粹的开采和冶炼站点,用行星物流系统将供货集中到星际物流运输站(以行星需求星际供应的方式)中,然后再运回母星加工。
在母星将每一种需要的加工品单独用行星物流系统构建加工厂。多数两素材的制成品可以用一个物流塔处理,而更多素材的制成品也只需要再增加一个物流塔。
推荐科研和生产路线
推荐生产线中加号后为次要生产线,多数情况下无需以每分钟产量为目标,保证能够自动生产即可。
步骤
解锁科技
推荐生产线
说明
第一步
+
最初的自动化科技。完成蓝糖生产线后可以在初始基地外侧寻找最近的铜铁矿建立传送带分拣器甚至制造台的生产线,并把冗余铜铁引入初始基地。
第二步
+
开发新矿场,建立中间品生产线、建筑超市。如果有需求,也可以先研发移山填海工程解锁地形改造。
第三步
+
制作并储存精炼油,用氢气生产红糖。
可选
将精炼油裂解为氢和石墨,用3倍的效率生产红糖。第七步造黄糖需要大量精炼油,第十一步可获得无限氢气,不推荐裂解
第五步
+
完成其他蓝糖科技。另外,高等级的科技研究速度较慢,需要更多(更高)的矩阵研究站来保证60/min的研究速度。
第六步
+
第一次星际旅行,带回钛和硅。
第七步
++(前置)
开始布置黄糖生产线。如果生产线铺设速度较快,可以先去钛星或硅星量产太阳能板。也可以先去做粒子容器的生产线,不过粒子容器需求的矿物较多,需要很多片矿,没有行星物流塔的话铺设传送带会很耗时。
第八步
制造业升级。
第九步
+
完成粒子容器和处理器生产线,解锁行星物流系统。
第十步
++
自动化运输钛和硅。
第十一步
+
量产氢气。此时也可以考虑升级运输机和运输船的货舱和速度。气星开采需要满蓄电器,建立一个能量枢纽来缓慢量产,善用ctrl+c/v复制粘贴范围建筑。可以用来消除石油精炼产生的氢,防止氢堆积过多导致生产线堵塞。
第十二步
+
利用分馏塔和三级传送带实现重氢量产,使用集装分拣器进行4级堆叠可获得更高的产量。储备核电,以备不时之需。钛合金需要的硫酸,黄糖需要的有机晶体,均可以在外星系简单开采所以不需要做太大的生产线。
第十三步
为了解锁跃迁,需要机甲核心4和驱动引擎4,也就需要500紫糖。
第十四步
母星系开发
解锁肉身曲速。建议解锁宇宙探索3(需要1000紫糖),选择合适的星系开发。在曲速解锁前,可能有较多的空余时间。除了涉及到硫酸、有机晶体、这些容易在外星系获得的材料外,其他材料都可以在母星系的各个行星上制造。例如未来前往o星制造戴森球需要大量处理器和超磁环,可以在母星系生产。
第十五步
部署外星系矿点
解锁升级,解锁运输船曲速。
第十六步
建造量子芯片生产线时,可以同时考虑好之后发射小型运载火箭需要的量子芯片。
第十七步
+
事实上只靠在O型星的戴森云就可以完成60/min的科研任务,达成“通关”。如果那样的话可以跳过戴森球相关科技……
第十八步
反物质燃料棒可以最大化利用有限的射线接受站,但是很昂贵。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用零消耗的能量枢纽加戴森球/氢气来供电。
第十九步
所有其他非的科技和升级
着手准备宇宙矩阵生产线。
第二十步
任务完成!
建造更多的戴森球,在银河系中点亮你的星区吧!
常用产物比例速查
四列分别为目标产物1/s(即60/min),目标产物所需原料单位/s,目标产物所需中间组件/s,每种组件所需工厂数量。
需要注意三种传送带的速度分别为6/s,12/s,30/s,需要根据产线选择传送带设计工厂。
在有可燃冰(冰巨星开局)的情况下,红黄紫联合制作可以消除生产线的余氢
产物(/s)
原料(/s)
组件(/s)
工厂数(1x)
1
21
111111
3/211/211/23
1
42
21
46
15/2
6561
35321111
610666428
117/8
46201117/433/22
464104211/217/43/23122111
46220861117/29/49/22443810
1
2023981385810
10215489842824151/21/22421521112211/21
20415412948416364204318431066444512324
1
29164175/81869/415/228111
9169207141/21969/45223114637/272211442151/21/212211/2111
27/2169/2207/234161869/215128682812921/421/2448104844204344512324115
111
1287146203
614731111464104232211
126814964284622086644810}
表格由Python脚本生成,公式为手动录入。表格中比例未全部检查,可能有错漏。如发现问题请留言反馈,谢谢!